top of page

活動回顧

本計畫以交流、協作方式,打造共學、共創、互相陪伴、

創造成就及多中心創新網絡的環境。

委員綜合回饋

112年01月18日

謝謝學校夥伴的努力和委員滿滿的建議,也謝謝持續追蹤我們的線上師長朋友,一起來看看委員的回饋吧!

李蔡彥校長|國立政治大學

探索者計畫目的是強化人文社科的主體性,在這過程中我們不能封閉自己,需要吸收其他能量來賦能、轉譯,以達到目的。而在老師的改變上有許多方法,然而最好的方法是讓老師對「想要教好學生」這件事情起心動念,從教好學生的第一步開始是瞭解學生特質開始,因此儘管計畫結束以後也能延續。

林日璇特聘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看見學校努力地面對自身的難題,思考如何從課程結構、或從宏觀的方式去重整結構。我們可以回到素養的議題上面思考如何與學生一起成長,如何與每一項專業結合、從問題發想,到最後的結果呈現。另外,本次也討論到許多如何調整老師授課的方式,但是我更想要鼓勵大家看看學生可以如何改變老師,和學生一同成長、變得更好玩。

陳婉琪教授|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

看到各團隊在計畫做到外溢的效果,是很棒的事情。執行計畫的理想樣貌是有架構理念、具體行動,前者代表清晰的圖像與目標,後者代表是可行的策略做法。在我的觀察上,有時候學校會容易偏重一種,這可能是透過書面反映實質真的缺了一方,或是書面表達中沒有呈現好兩者,因此可以整體的去思考如何補充。

詹明峰副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

我以兩件事情來說明,第一是瞎子摸象、第二是系統性。前者是因觀察到大家對素養像是瞎子摸象,摸到哪一塊感覺那一塊是素養,但對於這隻象沒有宏觀的想法,我們需要全盤的檢核這隻象的樣貌,才可以瞭解什麼是素養。第二是系統,好的計劃需要有清楚的圖像及價值理念,並有一套系統去執行,這樣的目的是在執行中觀察誤差,進而改善系統,才能做出值得擴散在校內、外的系統。

王俐容教授|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今天聽到的素養有數位素養、跨領域、永續素養、自主學習等等。每個計劃對素養所關注的面向都不太一樣,所以可以看到每間學校在這些方面做努力。然而提醒大家數位素養不只是數位工具的技巧使用,應該先思考素養,再進入數位素養的思考。另外也需要評估計畫中執行的課程、活動對老師和學生的改變為何,108課綱學生如何改變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改變又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這個過程應該呈現出來。

吳聲毅主任|國立屏東大學STEM教育國際碩士學位學程

針對期中報告的兩點思考,第一是大家需要思考計畫的總目標是什麼,當初希望可以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因此在報告中要回應該問題解決的情況,以及思考為何設定這問題意識,理想圖像為何。第二是在延續與擴散上,希望在計畫結束後,無論是在課程改革或新生轉銜上,改變都可以持續發生。 

吳霽儒總監|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

疫情後大家要探索未知、與不知道的未來趨勢,因此現在很強調跨域發展。然而在疫情前後,不變的是夥伴關係,疫情後大家在思考要找哪些夥伴協助跨域、槓桿、協作,老師專業的在體制內創新的同時,找到專家合作能一起合作,不論是政府或是產業界的夥伴,夥伴關係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洪偉肯副教授|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

難得能有一個場合將人文社科的諸多領域一起集結討論,很有收穫,目前看見仍有一個缺口提供給大家一同討論。國立的學校有中後段班,而在計畫執行總是會希望看見亮點與拔尖,然而如何發揮、找到中後段學生的學習動機,透過課程設計或是一些機制的改變,改變學生的思維觀點,可以對現在的大學有更多的啟發。

鄭雯副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今天看見各校令人讚嘆的做法,例如北藝大從週記中看見學生對學習的改變;雲科大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風格有先備瞭解,來協助學生轉銜定向的輔導;銘傳大學有對新生的引領、同儕教練、AP課程的設計;清大是人社領域的課程共時共授,激盪出不同的火花;輔大是協助學生對職涯的發展、國際溝通等等。經過今天的分享,可以讓高中端知道,大學端已經在做準備,減緩高中端的焦慮。

施百俊教授|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今天有兩個心得與大家分享。第一是關於跨領域這件事,學生已經習慣自主學習、降必修增選修的趨勢,若是課程結構太僵固,是沒有辦法適應這些新生的。因此在128畢業學分中,若把餐盤都塞滿,學生是吃不到東西的,跨領域的重點不在於多,而在於少,因此要勇敢空出餐盤空間讓學生探索。第二是老師要願意學,學生才願意學,老師也要空出空間來學習新東西。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