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image.png

世新大學

人文社會素養驅動的AI賦能之全媒體學習創新計畫

在原有「數位傳播貫穿各學門」與「數據智能結合各專業」的基礎上,強化各系實作型課程內容設計,並提升學生洞察國際趨勢與社會脈動的敏感度,因應生成式AI的爆發性成長與常民化應用,如何適時加入「以人為本」的深度關懷與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的正當理解與應用新科技素養,發展數位行動能力,也成為世新大學今後想發展的課題。

計畫目標

為因應生成式AI的爆發性成長與常民化應用,如何適時加入「以人為本」的深度關懷與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的正當理解與應用新科技素養,發揮傳播人的引領角色,進一步引申定義各系各項傳播能力素養的實質內涵,強化AI敘事與跨文化溝通能力,增強媒體解讀與批判能力,養成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學習探索習慣,以自我學習方式適應快速變遷的外在環境,藉以培育保持探索精神且可靈活運用所學,提升學業成就,具高度學習韌性的新世代人文與AI素養人才。

研究問題

依據學生學習及生活適應經驗工作坊辦理情形及結果,了解目前所遇到的待解決問題,並將問題分為學生面向、課程面向、教師與教學面向及行政面向:

一、學生面向:

1.同儕影響

2.未來職涯規劃

3.情緒健康與壓力管理

二、課程面向:

1. 學生反饋課程範圍過於廣泛

2. 對傳播技能課程的理念

三、教師與教學面向:

需強化教師教學與生成式AI之連結

四、行政面向:

需建立學校支持體系之健全性

標竿學校

image.png

拉曼大學(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位於馬來西亞著名私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創校於2002年,在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排名全球前600名。該校共有16個學院,分別為醫療與衛生科學院、商務與財經學院、藝術與社會科學院、資訊與傳播科技學院等。

70058.png

米蘭語言與傳播自由大學(Libera Università di lingue e comunicazione, IULM)

位於馬來西亞著名私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創校於2002年,在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排名全球前600名。該校共有16個學院,分別為醫療與衛生科學院、商務與財經學院、藝術與社會科學院、資訊與傳播科技學院等。

image.png

法國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 UGA)

位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市的頂尖研究型大學,在過去幾十年間在法國及國際上享有盛譽。UGA大學在科學、工程、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等領域均有較強的研究實力。大學與當地的科研機構和工業界密切合作,促進了學術研究和科技創新。

計畫推動策略與創新作法

為協助大學新生適應、定向,並透過新開課程自助探索。

本計畫以傳院課程設計為主軸,新開一門大一八系必修課程-「生成式AI素養與傳播技能」,另將AI素養融入數位多媒體與設計學系、資訊傳播學系與新聞學系,調整五門課程分別如下:

  • 「全媒體識讀」

  • 「設計基礎」

  • 「全媒體出版科技」

  • 「初階數位圖像廣告製作」

  • 「新聞攝影與構圖」

讓全校學生在基礎核心素養的養成過程中,不僅能吸收專業知識、且能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反思相關議題與社會責任,尤其AI對大學生學習的指引與影響,並激發主動求知的探索精神,培養實事求是研究性格。

 

另外,世新大學將建立學生完整生涯探索陪伴機制,從培養其核心素養,到了解未來生涯方向,利用職涯陪伴素養探索適性測驗,進而制訂完整輔導機制。

 

最後透過「跨系實作打造多元技能」的學習型態,落實各學門基礎素養與理論,整合校內各單位實習機制,在跨科系、跨領域課程之教與學過程中,以多元方式培訓高附加價值、原創及跨領域人才,匯入人文社會領域的社會觀察與行為分析能力。

在人工智慧時代,媒體素養教育需要建構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透過課程讓學生學習AI時代下,需重新認識的媒體與資訊素養,從世新校園出發,讓未來的媒體人都能有基本的媒體識讀力並正確使用媒體,辨別真假訊息。

衝擊評估與因應策略

世新大學計畫所強調的「疫後新常態與挑戰」,是全校師生須立即正視的關鍵課題,同時為銜接108課綱素養導向的學習者,在高等教育的課程設計上需有更務實的做法,讓學生核心素養的學習探索不間斷。

同時也代表需在短時間內啟動課程二次改造,在既有的媒體傳播及數據智能發展優勢上,加強學生洞察國際趨勢與社會脈動的敏感度,同時藉由計畫執行,重新界定人文及社會科學與AI賦能,在學生自我學習歷程中的重要地位。

新常態時期的問題探索、面對與調適反應的時間較為短暫,為使二次課程改造順利推動,同時調整教學重點發展方向,取得校內各教學單位及相關行政單位的共識,減少第一線教學人員的疑惑,提出因應策略與措施如下:

(一)在教師及教學的部分:

配合「世新大學教師教學評量辦法」,檢視計畫改造課程之教學品質,透過定期的檢討以確保修課學生之學習權益。加強計畫改造課程之教學支援,除了校內既有的軟硬體資源外,擬按課程內容之實際需求,補助六大重點課程各一位教學助理,協助計畫執行方面之行政業務,同時配合「世新大學教學助理實施要點」,所有計畫改造課程將列為配合學校發展之特殊課程,優先配給教學助理,以減輕授課老師之教學負擔。

(二)定期召開專家學者焦點論壇工作坊:

藉由外部諮詢委員的參與,協助檢視計畫階段成果,並在暑假期間,透過教務處招生專業辦公室之媒合,邀請高中端執行108課綱素養導向教育之教學人員與會,檢視計畫改造課程在執行上可能之疏漏,讓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學習歷程能順利接軌。

(三)辦理先修課程:

於學生入學前辦理先修課程,提前接觸大學課程內容,探索有興趣的領域,更有助於拓展人際關係。定期辦理新生經驗分享會、學習工作坊,以雙導師強化諮商輔導培力機制,引導教師、助教、行政職員支持學生學習與適性發展。營造跨域學習環境及空間,協助師生意識到學習情境的轉變,引發學習者興趣、增進其持續參與學習的動機,適應未來的學習模式。

(四)實施自我評鑑機制:

為落實各期程之計畫內容規劃,以達成計畫目標,將透過嚴謹之計畫管考機制,實施「素養導向創新計畫自我評鑑」。世新大學不僅由提案單位「新聞傳播學院」統籌執行計畫,並成立跨單位之計畫管考小組(本計畫推動小組為當然成員,再由計畫主持人、三位協同主持人遴選若干名校內教學經驗豐富之教師擔任小組成員),整合全院資源,承擔整體計畫之規劃、審查與控管任務、舉行計畫檢討會議,就計畫執行進度與績效進行評估考核。

(五)至少辦理一場學門社群公開交流活動:

為進行校內外溝通,於計畫進行前三個月內,於校級會議說明此計畫架構及學習支援系統。計畫執行過程中,隨時報告執行進度及狀況,至少辦理一場學門社群公開交流活動,依校外專家學者及參與計畫之課程學生意見滾動修正計畫,於相關研討會發表行動研究成果,並定期於官方網頁等平台發布學院通訊,將階段性成果與實施經驗在校內外逐漸擴散,有助於跨院、跨領域、跨校之間的互相學習,以期形成學習支持系統的正向循環。

預期關鍵成果與成果評估機制

(一)引導學生適應未來疫後新常態:

在銜接108課綱後大學生的素養學習,將提高新常態議題融入課程之比例,因應AI常民化應用發展,擬增加學生修習相關課程比例。

(二)強化人社領域探索導向學習能量:

以傳播及數據智能為底蘊的課程中,加強人社議題之跨領域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新常態議題,運用生成式AI、多媒體與數據分析工具呈現學習成果。

 

(三)形成跨域創新社群:

發展跨校雙邊或多邊師生合作課程,透過研習及成果發表會的辦理,促進校內外教育工作者之經驗交流。

教育部

XPlorer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

地址:300044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綜合二館B側 6樓 A602室

電話:+886-3-571-5131 #34373、34376、34377

信箱:uxplorer21@gmail.com

ROC_Ministry_of_Education_Seal.svg.png

©2023 XPlorer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