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義守大學

義守大學.png

AI時代的大學之旅:

引導人文社會新生跨域

創新之路

因應當前本校人文社會學院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及提升新生在大一年的學習經驗,經由計畫的執行,協助新生順利融入校園,確保大一年在學業和個人發展上都能獲得全面的照顧與輔導。

模糊的藍色

計畫目標

透過本計畫執行達成以下五大目標,包含「學習成長全面支持」、「AI 科技引導學習」、「促進自主跨域學習」、「多元關懷追求卓越」、「教師增能跨域共學」,透過計畫實施,協助新生順利適應校園生活,同時也提供定向,助於專業學習的輔導,確保學生在學業和個人發展都獲得良好的開端。

研究問題

盤點學生三項痛點如下:

  • 專業輪廓與未來職涯進程願景模糊

  • 課程規劃僵化影響跨域學習意願

  • ​學習遭遇挫折缺乏支持

標竿學校

National_Cheng_Kung_University_logo.svg.png

國立成功大學

在「大學聯盟深化數位學習推展與創新應用計畫」中扮演中心學校的角色,致力於推動數位學習的創新與應用。執行跨域學習和數位學習經驗,將相關策略和做法融入教學與學習規劃中,提升教學品質和優化學生學習。

東海大學校徽2022.png

東海大學

在第一期的計畫中,該校執行主軸為從永續思維、跨域學習到社會實踐的過程,提升人社相關科系學生跨域與自主學習的行動。在計畫執行中,發展四大課程模組與 APL 自主方案學習,並且透過相關課程教師共構課程,跨域交流達到課程創新之目標。

高師大.png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推動微學分課程、跨領域空間活化、新生微學分課程、大一生涯探索課程等作法皆可做為本校之執行參考,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為師範體系學校,在教材教法、教案設計上較有經驗。

計畫推動策略與創新作法

本計畫主要推動項目有:

  • Well-being Center 成立及規劃:此中心提供一個全方位、多功能的支持系統,除了關注學生身體健康,更廣泛地涵蓋心理健康、情感支持、社交連結、個人成長等多維度的福祉,以期讓學生們過的健康、有歸屬感,並能得到有意義及有目標的人生。

  • 大一年人社領域課程學習地圖重塑:從暑期大一新鮮人開始,規劃一系列的大一探索課程學習地圖,包含:智慧科技密碼、扎根學堂及 X+AI 跨域課程,結合各學院密集模組化課程開設,提供彈性學習課程。

  • 建置學生自主跨域學習環境:透過新鮮人社群、自主學習計畫、學習規劃師協助新生能夠有效掌握學校資源進行個人化自主學習規劃。

  • 教師培力增能社群:透社群與工作坊活動的執行,激發教師們的創新能力、教學熱情和專業知能,多元化教學環境的教學品質。

  • 強化境外生輔導協助融入校園生活:分別從文化適應、語言適應及就業適應等面向,協助輔導外籍學生安心就學。

衝擊評估與因應策略

將探討本計畫對於本校法規、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師生關係、教學與行政單位之權責分工、學習環境與空間管理、校園文化傳統等學習生態各面向可能帶來的衝擊:

(一)學校法規:尚未建立大一年專責單位,因此在組織上需要重新建置

  • 因應策略:需要專為大一年專責單位訂定單位組織相關辦法規範其功能及權責。

(二)教師教學:

  1. 增加 AI 科技導入課程,對於部分人社領域教師依然存在困難。

  2. 過去並無同時在不同學院開設密集模組化課程,由於密集式教學,需要同時考慮各學院課程時段安排,以避免與原本課程衝堂或課程時段過於集中。

  • 因應策略:

  1. 設置教師專業社群,透過社群交流提升人社領域教師相關知能。

  2. 學校提供授課教師較彈性的教學權限及課程時段規劃,在不損及學生的權益前提下,能自主運用授課時間,採取較自由的授課方式,來激發學生在 AI 應用的創意。

 

(三)學生學習:​人社領域學生本身對於科技領域學習內容較為排斥

  • 因應策略:

  1. 課程設計需考量學生背景程度。

  2. 設立新鮮人學習社群,透過導師指導,帶領同學進行同儕學習,讓學生從彼此專業中學習,同時建立資源分享和交流的平台,鼓勵自主學習和主動尋求知識。

(四)師生關係:大一年輔導工作實際仍以大一導師或大一授課老師為主。

  • 因應策略:大一年專責單位可扮演大一導師對重要支援,可以整合校內與大一年相關資源,協助老師進行輔導。

(五)教學與行政單位之權責分工:由於大一年專責單位業務,同時會與現行學務處、教務處與國際與兩岸事務處、校務研究處等單位部分業務重疊。

  • 因應策略:大一年專責單位業務需求由校內各單位指派專責人員作為窗口協助。

(六)學習環境與空間管理:需要足夠空間及學生便利的地點建置專責單位

  • 因應策略:將成立 Well-being Center 提供一站式服務。

(七)校園文化傳統:過往雖然有新生定向相關輔導活動,但大都集中在新生入學暑假及開學後數周。尚未有一站式諮詢服務、長時間有系統觀察及輔導。

  • 因應策略:計畫執行初期,制定校內相關制度及結合學校發展計畫執規劃,讓全校教師及行政同仁有更清楚圖像。另外,學生方面可以邀請學生代表參與,可以適時在計畫執行過程將學生建議納入考量。也可以讓學生了解計畫推動宗旨及目的。

預期關鍵成果與成果評估機制

一、Well-being Center 成立及相關章則制定。
二、新生專題融入新生必修課程,並於每學年展示學生學習成果。
三、人社相關學院新設 AI 主題新生課程開設。
四、成立新鮮人社群、學習規劃師輔導及自主學習計畫申請。
五、組成教師成長社群,促進教師跨域交流及合作。
六、提升新生大一年學習經驗,提高就學穩定度。

教育部

XPlorer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

地址:300044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綜合二館B側 6樓 A602室

電話:+886-3-571-5131 #34373、34376、34377

信箱:uxplorer21@gmail.com

ROC_Ministry_of_Education_Seal.svg.png

©2023 XPlorer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