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國立清華大學

開創與永續:教育部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 

國立清華大學(清大)計畫深化人文社會科學的跨域對話和多元教學。面對疫情與社會變遷,調整課程連結108新課綱,讓高中生順利銜接大學。透過創新課程與助教制度,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博雅教育,培養能適應未來世代的學識課程。

圖形

計畫目標

  1. 知識並非商品,教育和學習自身即為目的,因此也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清大以如何「用」的能力,作為課程翻新的要旨,包括在知識上加深加廣的探索,並在學習過程中引發興趣,產生精益求精的動力,讓學習是能記得住、帶得走、懂得用。

  2. 建立銜接機制與活動,引領學生面對後疫情新常態,探索心之所向;調整既有課程內容,並將學習歷程的數位化,便於充分了解狀況、予以適時輔導;建立跨領域多方對話的情境,於實踐學習中,培養學生多元價值觀。

研究問題

  1. 學生學習動機低落和高昂的原因是甚麼?

  2. 如何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遭遇了困難?

  3. 協助學生處理其困難的有效方法是甚麼?

  4. 如何將協助學生的經驗轉化為調整教學方法的參考?

標竿學校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1. 學生學習歷程:由學生、助教記錄學習軌跡,並且在有充分引導和協助的情形下,鼓勵自主學習。

  2. 共備課程:授課教師與助教團隊經常討論教學內容、方式,並共同思考如何改進課程。

  3. 優秀成果發表:每學期舉辦成果發表會,彼此觀摩,激發向學的榮譽心。

大一新生定向與支持系統

人際支持

建構一個同儕支持系統,搭配既有的導師、校友等,使課程教學輔導更加地完整。經由建立起完善「助教機制」,擴大教學團隊之概念融入教學場域,以實踐教學目標,並呼應計畫三大目標-新常態、新課綱、新社群。

學習定向、轉銜

  1. 建立完善「助教機制」,發展可依循的行動研究SOP,並定期更新與優化,確保和學生學習狀況同步。從教師和助教端雙管齊下,捕捉改變的發生並調整課程,落實教學相長,共學共好。

  2. 與系學會合作,建立新生學伴制度,規劃同儕教練,協助降低新生入學後的焦慮感。

  3. 辦理自主學習交流會,建立定期討論與交流的管道,互相砥礪,讓有意投稿國科會大專生計畫及撰寫小論文的同學們,彼此給予支持的力量。

學習創新

清大所開課程之主軸,一方面承繼傳統,培養寬廣紮實的「經典閱讀、寫作與思考」基本學識能力,另一方面也發展專業學科領域的訓練,開拓各式當今議題的各項研究領域。進而在前兩者之基礎上提供整合性課程,經由不同學科領域間的「對話」創造思想,教師彼此交流攻錯,形成互動網絡,培養學生進行整合性思考的能力。

行政優化

教學支持與優化

  1. 清大鼓勵共備共授,凡願意以此方式投入課程翻新或設計新課程的同仁,每一位共授課程的教師都將獲得該門課完整的授課時數。

  2. 清大人文社會學院鼓勵同仁一起設計以院為核心的新課程,藉此創造人社院的課程特色。每門課將補助適當的經費,以利開發課程內容及訓練助教;可以適度減輕教師的負擔,更因為有堅強的授課團隊為後盾而可以提升教學的量能。

學生學習與評量

在112年第1學期,由李卓穎院長開設的「人文、社會與AI(一)」的8週院核心課程,以探討跨領域議題的知識與能力為目標,不僅請巫勇賢教務長,為同學們說明學校對AI在教育場域的作用所做的分析和措施。林文源老師為同學們分享AI公共化的議題及發展各領域指令集的規劃,也邀請與AI相關領域的王道維老師、蔡維天老師到場分享。課程閱讀結合清華人文社會AI導論(課程連結:https://nthuhssai.site.nthu.edu.tw/p/412-1535-18712.php

的線上資源,翻轉上課形式,讓學生每週先行觀看影片,課前撰寫理解報告,自主提出問題到課程平台,也邀請學者介紹最新AI近況,學生在期末時,提出AI領域的自主學習規劃書。

​​高中素養融入院內的入門初階課程:以「性別學導論」、「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社會連結:清華週邊文史調查與寫作」、「經典學思行」、「文學概論」及「人類學導論」為示範課程,嘗試實施跨域共授、四面向的課程調整(單元議題導向授課、打造橫縱跨域場域、課後助教即時輔導、加入數位協作工具),也開放觀摩與學習,從中集結具高度教學熱忱的教師們,建立起教師社群,產生橫向連結與交流。​

1.

2.

3.

呼應 108 課綱學生的學習特質與經驗及對自主學習的強調,打造新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藉由課程議題去思考與省思,開啟探索的機會,建立起自主學習之模組。

行動研究

​問題意識

​該如何從理解學生的前提下,將學生所具備的學習特質,轉化增強為他們學習成效的優勢,也能同時改善學生學科能力下降的問題。以「大一新生特質變化」、「教師背負沉重負擔」當作改善主軸,透過實際課堂操作、案例分析,找出最能增進學生的素養能力,將教學模式提升學習成效。

​另外,行動研究的觀察分析也與計畫團隊推動的「助教機制」息息相關,因此也在執行行動研究的同時,同步觀察課堂助教的加入,是否會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以此回應計畫最終「如何在大學階段,既培育學生應有的知識基礎能力,同時也能引導學生進行廣泛、深入地探討課程背後的意義,最終進入實地操作、實踐的階段」的循環變動。

​大一新生

特質變化

  1. 學術基礎能力下降

  2. 學生學習動機低落和高昂的原因

  3. 如何有效地協助學生處理困難

  4. ​如何將協助學生的經驗轉化調整教學方法參考

教師背負

​沉重負擔

  1. 無法立即提升師生比例

  2. 研究與授課教學同時承擔

  3. ​課程翻轉也需考量需學生的特性與學習狀態,以免因課業壓力過大而有反效果

研究方法、工具及資料

參考Kurt Lewin(1946)的螺旋循環,「計畫(Planning)→行動(Acting)→觀察(Observing)→反省(Reflecting)」四個步驟進行微細、頻繁地動態修正。不間斷地從學生學習情形及課堂反饋中,觀察到阻礙學生投入學習的因素,發現並試圖排除問題,進而將嘗試性作法的成功作法,納入學期的教學策略,以此打造符合學生需求,亦能讓學生保持一定的學習熱忱的教學行動。

  • 研究方法:以非參與式觀察的方式,透過課程紀錄進行分析研究。

  • 研究資料蒐集:主要以助教撰寫的「工作日誌」為資料蒐集,再搭配「學生課堂回饋」、「問卷調查」、「授課教師的訪談資料」加以輔助,以「教師」、「助教」、「學生」三方資訊交叉比對,來確認「助教機制」的實質效果,進一步分析助教對於輔助教學現場、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的效用。

行動研究
螺旋循環

Spiral Circle

計畫
Planning

行動
Acting

觀察
Observing

反省
Reflecting

圖1  Kurt Lewin(1946)的螺旋循環

資料來源:國立清華大學計畫團隊提供

研究面向與研究工具

►►學生校園適應分析

量化研究工具

  • ​學校層級:實施新生學習經驗問卷,理解新生適應情形

  • ​教學單位層級(如學院、學系):實施期中適應調查問卷

質化研究工具

  • 進行系學會同儕教練訪談

►►學生學習行為分析

量化研究工具

  • 學校層級:實施新生調查問卷,理解學生基礎學習能力及起點行為。

  • ​個別課程-學生問卷:課堂助教協助教學調查問卷。

質化研究工具

  • 個別課程或教師層級:授課教師進行訪談

  • ​個別課程-助教參與課堂觀察、紀錄:彙整助教工作日誌。

​研究發現

量化發現-助教協助學生的哪一層面學習問題

自111學年度第1學期至112學年度第1學期,參與行動研究共11門課,執行期間每2-3週會定期回傳日誌內容,總計收到70份工作日誌。並從助教撰寫的工作日誌,彙整出助教觀察並協助解決的學生問題,分別依序為「出席問題」、「作業」、「課堂討論」、「課程內容」、「學習情形(包含上課期間、課後遇到學習困難)」、「校外講者」六大項目。

調查項目/占比

出席問題

占比7%

作業

校外講者

占比24%

課堂討論

占比21%

課程內容

占比24%

學習情形

占比18%

占比2%

關於「學生需協助學習問題」

​課程內容、作業詢問較多

助教協助學生解決「課程內容」、「作業」問題占比最高,其次為課堂討論、學習情形,以此表示透過行動研究,課堂助教們不僅在積極觀察、參與教學活動,也在學生的課業輔導上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

​肯定助教的專業與協助

也與期末問卷調查交叉比對,發現學生在「遇到課程問題時,助教能即時回應並給予協助」,給予肯定助教在課堂上的用心,也在「助教具備該學門專業知識」、「能協助處理與授課教師間溝通問題」,可顯示出課程在改善學生基礎學科能力低落的問題,助教能以自身的專業知識輔助學生學習問題。

關於「學生對助教的回饋」

質化發現-以助教的第三者角度來客觀分析學生學習困難

藍天

►►透過學習狀況,找出背後困難,並試圖填補不足

​助教不僅可處理學生課業上的問題,也能協助教師,從學生交不出或是寫不好作業現象,找出現象的根本困難,並協助填補學生能力上不足之處。

►►站在學生立場,同理、關懷學習心情與原因

學生在學科專業以外,生活環境、情緒轉折、學習習慣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狀況。因此助教擔任輔導角色,換位思考,站在學生角度來瞭解、同理、尋找、解決學習低落的原因,並搭起學生與教師的橋樑,鼓勵學生主動與教師反應自己的困難。
也從教師對助教的回饋中,也提及助教能與教師討論學生反應,滾動式調整教學內容,同時也瞭解學生狀況。​

基於研究結果的實務建議

​助教機制結合行動研究嘗試,從中看出助教的輔助教學有實質上益處,為使現有的助教機制更趨穩固,基於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實務建議。​

​穩固助教機制

►►定期邀請傑出助教經驗分享

建議每年邀請課堂的傑出助教,與大家分享擔任助教的心得、回饋,以及實際的實作經驗。
​同時也由專業人員分析彙整助教經驗,製作值得效法的資料庫建置,作以今後參考。

►►校內建立強化助教支持與培訓機制

助教機制不侷限於人文社會學科,也建議在校內可建立起,強化助教的支持與培訓機制,並提供助教額外的獎助制度,讓校內更多優秀的碩博士學生,願意投入時間在輔助課程翻新、強化大學部學生學習成效上。

►►給新一期計畫學校的建議

​建立完善核心執行計畫團隊

  • ​計畫從提案到推動執行,溝通環節不可少,關鍵在於從各關係人的每一次溝通與討論,尋找各自的特色、想突破的地方,來挑選相對應的KR指標。

​身為學習主體的學生

​其想法與感受至關重要

  • 無論計畫執行前後,身為學生主體的學生,其想法與感受至關重要,在蒐集相關意見的過程中,當初計畫的出發點,以大一年作為關懷的重點,其實也可參考學習經驗豐富與較為成熟心智的大三、大四學生的意見,能從學長姐的角度,回過頭來檢視大一生需獲得的協助與需求。

►►給人社領域人才培育政策的啟示與建議

​透過先導計畫的執行,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在各方嘗試下,以兩年間的經驗談來提供以下建議、構想。

雲反映在Windows

►►以團隊運作來推行課程變動

  • ​可透過教師與助教間的教學團隊,可以多方蒐集學生回饋,及時調整課程設計,同時助教也能協助教師批改學生報告、協助學生課後輔導。​

  • ​學生也可創建屬於自己的自主學習團隊,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們相互交流、學習,進而為學習帶來改變。

►►打造永續經營的學校品牌課程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在現有的成果上,提出進一步的構想-「旗艦課程」,期盼在成立永續經營的教學團隊的前提下,創造出培養自主學習、跨界探索能力,並打造可永續經營的學校品牌課程陣容。

►►創立培訓機制

從人才培育的觀點作為出發點,創立培訓機制,培養學生擔任課堂助教,並於過程中給予專業及教學雙方面的指導,有助於學生、助教的學習成效提升。

►►舉辦校際間的教學工作坊

也可舉辦以「教學」為題的工作坊,推動其他校際間的課程分享,激盪出彼此對於課程的熱忱,激勵更多教師投入教學創新行列

研究所存在的限制

​計畫團隊的行動研究聚焦於助教的投入能否發現學生學習上的困難,並提供具體可行的協助,最終結果是參與11門課程的平均數據。計畫團隊初步觀察每一課程的工作日誌,發現到隨著課堂性質不同,助教關注學生的學習面向也有明顯不同。

學科基礎的導論型課程助教

議題導論型

課程助教

►►關注學生作業及課業輔導

擔任「學科基礎的導論型課程」的助教,較多時間關注在「學生作業」、「課堂輔導」。

►►關注課堂參與、學習動機程度

擔任「議題導向課程」的助教,則注重「課堂參與」、「學習動機高低問題」。

考量到目前課程樣本數也有限,以現有的情形較難斷定是最好工作分配狀態,想進一步探討課堂特性與助教工作關聯,找出最合適的工作分配模式,也仍需長時間推動前進,匯集到更多資料結果。

計畫執行團隊成員

開放性 + 穩 + 觀察 = 更細緻、更好的團隊
​有機會嘗試各種可能性,
「穩」,使我們更加細緻,「觀察」促使成長,
帶給不一樣的認識,因而朝更好的方向前進!

►►計畫主持人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李卓穎院長/歷史系教授

​(計畫主責內容:計畫統籌、主持教師社群。)

►►協同主持人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許銘全副教授​

/中文系副主任

​(計畫主責內容:協助本計畫的規劃與執行,與所有成員溝通。

►►協同主持人

國立清華大學外語系 蘇怡如教授​

/外語系主任

​(計畫主責內容:協助本計畫的規劃與執行,與所有成員溝通。)

►►協同主持人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王憲群副教授

/人文社會學院副主任

​(計畫主責內容:協助本計畫的規劃與執行,與所有成員溝通。)

►►專任助理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張菁育計畫專任助理

​(計畫主責內容:計畫行政業務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