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jpg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設計人生不迷航:

大一年跨域探索計畫

促進學生跨域及自主學習能力,設計契合學生學習需求課程,並能藉以引導學生探索生涯意義感,以及體驗生成式AI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圖形形狀

計畫目標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協助大一新生提升跨域與自主學習動機、善用 AI 科技,以及探索未來生涯意義為首要目的。

為明確問題痛點找出解決方案,將從學生、課程、教師與教學及行政等四個面向,進行分析探究與盤點歸納,期盼能達成四項目標:

  • 學生面向:統整跨域自學資源,涵育學生具備多元素養。

  • 課程面向:開設學系領域探索課程,啟發學生生涯方向與意義感。

  • 教師面向:精進教學支持系統,提升素養導向教學能量。

  • 行政面向:精進學習支持系統,引導學生學習方向並建立校系歸屬感。

研究問題

執行計畫即以解決問題為目的,以學生面、課程面、教師與教學面及行政面推動策略:

(一)學生面 :

  1. 學生須強化跨域學習動機。

  2. 學生需要發展個人化學習及學習自學方法。

  3. 學生需要體認AI 科技對學習、生活與未來生涯的影響。

(二)課程面:

  1. 學生對學習方向、未來就業、未來生涯感到迷惘。

  2. 學生不了解學系的發展領域,對學系欠缺歸屬感。

(三)教師與教學面:

教師創新教學與素養導向教學有待擴散。
(四)行政面:

新生轉銜定向輔導機制待革新。

標竿學校

日本大學.png

日本大學法學部

日本大學具備既定教育憲章,明定學生應具備「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創造自己的能力」。校內共有16個系86個部門,以推動協作無止境之目標,積極推動系所交流提高多樣性意識,培養學生自我創造能力,支持學生自主創新,加深學習。

國立台灣大學.png

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

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未來大學,推出「探索學習計畫」、「設計你的課程」、「設計你的大學」、學習規劃專屬辦公室等行動方案。各行動方案間具高度互補性,且能打破學校既有框架,建立學習新樣貌。

台北醫學大學.jpg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

在大一新生方面,已有完善 PACED 學習寶藏圖,以培養學生核心能力主基準,配合專題、社會服務、課程、工坊、競賽等,屬套裝式學習脈絡,能協助大一新生建立完整學習專業與實務連結之理想藍圖。設有跨領域學習中心及推動跨領域學分學程,並已列入大學畢業門檻,學生可自行安排規劃。

計畫推動策略與創新作法

因應本次計畫推動,相關推動策略及創新作法分述如下:

  • 計畫推動策略

  1. 精進全校性教學、學習、行政支持系統:整合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及行政配套資源,以支持整體計畫執行。

  2. 引導學生善用新興科技進行學習與生涯發展:隨著時代變遷與新興科技的更新,與時俱進引導學生善用科技工具進行學習。

  • 具體作法

(一)學生面

  1. 發展跨域微學分、微學程,完善跨域學習制度:透過完善跨域學習制度,引導學生進行有系統的跨域學習,豐富學習資源。

  2. 鼓勵學生線上自主學習:推動學生修讀數位課程承認畢業學分,培養自主學習、運用數位工具之永續學習力。

  3. 教學設計融入 AI 工具:培訓教師 AI 科技素養及組成「AI 輔助創新教學社群」,支持教學現場應用。

(二)課程面

  1. 開設「生涯規劃-設計人生」課程:導入以設計思維發展全校性「生涯規劃-設計人生」通識課程,培養學生自我覺察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生涯規劃。

  2. 開設「學系領域探索課程」:透過學系領域進行主題探索,引發學習動機並建立未來大學四年學習目標。

  3. 發展高中生先修課程:發展高中生先修課程,以提升與高中職端互動與交流機會,提早協助學生建立學系認同與歸屬感。

(三)教師與教學面

  1. 開設教師教學專業培育學程:規劃 36 小時教師教學專業培育學程,藉由系統性的課程規劃強化教師教學專業,實踐教師教學知能,以及開設 20 小時數位混成教學專業培訓課程及推動多元數位教學獎補助機制(數位影音教材融入課程、遠距教學課程、磨課師),引導教師靈活運用數位科技、發展創新教學,提升數位教學品質,並使數位教學常態化。

  2. 經營校級教師主題社群:因應生成式 AI,籌組校級教師社群,借重教師不同專業相互學習與交流,開創新的教學模式與激發創新思維。

  3. 鼓勵教師發展創新教學方法:透過多元研習工作坊、教學補助及獎勵機制,鼓勵教師積極運用創新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策略,激勵學生的主動參與,樂於學習。


(四)行政面向

  1. 推動導師模組化研習:心理諮商輔導、跨域學習引導及生涯規劃探索三大主題規劃研習課程,提升導師能量,以更全面地支援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2. 新生轉銜定向輔導機制:透過導師制度、生涯探索測驗、轉系制度、高瞻科技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探索者計畫,建立新生轉銜定向輔導機制。

  3. 校務發展之行動研究主題:規劃大一新生學習經驗及自我探索行動研究;研究議題包括:修習「生涯規劃-設計人生」課程對學生的學習引導、生涯規劃有哪些效益?AI 導入教學設計是否能提升學習成效?是否能提升自主學習動機?

  4. 辦理大一年跨域探索學術研討會:透過辦理大一年跨域探索學術研討會,與校內外分享跨域探索、自主學習、素養教學的教學經驗與成果。

  5. 納入利害關係人之觀點:辦理各學院學生入班交流會議、高科大IR 分析或問卷資料,了解利害關係人之回饋建議,納入本計畫滾動修正。

衝擊評估與因應策略

為期計畫推行能夠順利,在規劃同時便設想評估可能遭遇的衝擊和困難,同步制定提出因應策略說明:

(一)學生面向:時間自主管理能力不足

  • 因應策略:推動「生涯規劃-設計人生」課程,引導善用學習工具進行安排與規劃,並能設定檢核機制,以掌握目標方向。

(二)課程面向:「課程需能永續經營」、「學習效益需能擴散」

  • 因應策略:

  1. 組成跨域教師社群,協助創新教學增能並應用於實務教學。

  2. 促進校際間教師與在地產業交流,延伸教學實踐及跨領域課程研發能量。

三)教師與教學面向:面臨授課師資不足的挑戰

  • 因應策略:

  1. 引入教育部跨領域教師發展暨人才培育計畫(苗圃計畫)之設計思考教師團隊,協助培訓設計人生課程的教師,共同發展創新的教學策略和內容。

  2. 搭配業師協同教學或雙師共授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借重業師的實務經驗,亦能由學系教師融入專業領域發展課程。

(四)行政面向:翻新大一課程衝擊課務規劃機制

  • 因應策略:定期召開管考及交流會議,由副校長召集教務處、學務處、教學單位共同凝聚共識透過定期的協調和溝通。

預期關鍵成果與成果評估機制

  • 預期效益

(一) 學生面向:跨域自學能力的養成,使學生能整合不同學科領域知識,促進綜合學習,培養跨學科思維能力及應用多學科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複雜挑戰。善用數位工具使學生能夠即時獲取和分享資訊,擴大自主學習資源,提高學習效率。
(二) 課程面向:全校性「生涯規劃-設計人生」通識課程為學生大學生活第一哩路的入門課程,協助學生探索自我、學習設定目標與實踐的方法;第二哩路藉由轉型「學系領域探索課程」推動機制,協助學生掌握學系發展領域、職涯進路以定錨生涯規劃。
(三) 教師與教學面向:精進教學支持系統,從教師專業知能、教師社群以及創新教學獎補助方案,透過教學知能的提升,促使教師不斷學習和更新教學方法,協助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學動機與成效。
(四) 行政面向:完善新生轉銜定向輔導機制,深化導師制度,辦理導師模組化研習提升導師關懷輔導知能,以適時提供學生相關校內資源(如:獎助學金 、活動資訊),了解學生性向專長 ,協助職涯規劃與建議。藉由本計畫「設計人生不迷航:大一年跨域探索計畫」推動之設計人生課程 、學系領域探索課程,協助學生於大一時期探索自我 、認識自己,建立學習方向感。

教育部

XPlorer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

地址:300044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綜合二館B側 6樓 A602室

電話:+886-3-571-5131 #34373、34376、34377

信箱:uxplorer21@gmail.com

ROC_Ministry_of_Education_Seal.svg.png

©2023 XPlorer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