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目標
為協助提供東吳大學大一新生適應、定向、探索未來學習發展藍圖,面對台灣少子化所帶來教育環境的嚴峻挑戰,身處 AI 數位科技所帶來人類社會的急速變化,試圖突破傳統教育教師僅扮演傳遞資訊的角色,同時也超越師徒制與技能傳授的師生關係
東吳大學計畫整合人文社會學院所屬七個學系(中國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政治學系、社會學系、社會工作學系、以及音樂學系),以大一新生為規劃對象,共有五大目標如下:
一、培育三大素養人才:人文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素養、數位科技素養。
二、養成六大卓越能力:表達力、提案力、實作力、國際移動力、自主學習力、以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三、舊課翻新、教學精進:從教學模式、教材、教案創新等規畫至少七門舊課翻新。
四、新生第一哩、自我探索與定向輔導:舉辦專屬人文社會學院新生第一哩活動,各學系從教學、選課、生活、資源等面向進行各項全面輔導工作。
五、國際共創合作、地方教育創生:以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WPI) 為標竿學習對象,未來在人文社會學院所屬各學系,將有一門學院共同必修課 -「大問題(Great Problems):人文再造、社會永續」,讓學生將自主選擇面對一個重大人文社會問題,並分組進行PBL與Team Work的探索學習。
研究問題
本計畫的問題意識在於「台灣少子化所帶來教育環境的嚴峻挑戰、AI 數位科技所帶來人類社會的急遽變化」。希望透過計畫執行,解決五大問題,以作為未來推動「院系課程革新」、「開創教學特色」、以及「紮根地方與國際共創合作」之基礎。問題意識如下:
1. 學生對未來不確定的憂慮
2. 對學科創新與國際接軌的期待
3. 對實作力與表達力的需求
4. 對主修專業知識的陌生
5. 對其他學科的理解與轉銜定向的訴求
計畫推動策略與創新作法
-
計畫創新作法:
一、以學生為探索者的自主學習,教師為陪伴家的共伴共學。
二、依據本校 IR 中心數據為本,以行動研究為方法,師生共同找出痛點,共同解決問題。
三、推動學院共同必修課為本院全新嘗試與創舉。
四、延續十二年國教培養學生三面九項核心素養的教育方向,促成國教與高教的學習歷程一貫。
五、從地方關懷到國際移動,以 PBL 的創新理念,達成素養導向的教育理念。
-
計畫推動策略:
一、培力工作坊、師生共伴共學:
(一)教師跨域社群:定期舉辦全院教師社群跨領域工作坊,組成跨系種子教師團隊總計 16 名。
(二)學生共伴培力:全院跨領域學生共學小組、工作坊、世界咖啡館、自主學習、提案競賽、專題講座、成果發表。
二、新生第一哩、自我探索與定向輔導:舉辦全院第一哩新生輔導活動,透過七個學系的合作整合,從教學、選課、生活、資源等面向進行全面輔導工作。
三、2+1 學分加乘、數位能力加值:籌畫學院大一新生共同必修課、探索與實作(2 學分),並搭配本校既有共通課程「數位自主學習」1 學分,提升同學自主學習力,同時兼具數位能力加值。
四、以學院為單位辦理課程暨自主學習成果發表人文數位「T School」才華書院:包括建立院級教師社群、同儕教練「Stage 交流之夜」活動、學生自學與個人化學習的各式工作坊選修課。
五、舊課翻新、教學精進:來自於本院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社會系、社工系、政治系、以及音樂系精選對應學生所需具備能力之七門舊課翻新。
六、國際共創合作、地方教育創生:推動與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WPI)的跨學
科專案研究計畫(IQP)的合作,首創將專案導向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融入人文社會學院大學課程設計,同步培養學生的科技專業與人文社會素養。
七、議題導向的教學模式:分為六個步驟(1)概念建立、(2)決定議題、(3)確定目標、(4)科技輔助、(5)專業學習、(6)實作產出。
八、建立校內跨單位合作平台:合作單位包括教務處、通識中心、文舍、以及教學資源中心。
衝擊評估與因應策略
面對未來可能遇到的困難與如何解決,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前接受的是有標準答案的標準化教育,也已習慣有攻略及懶人包的學習方式,但人生是沒有標準答案,在「探索」的過程中勢必伴隨著徒勞與失敗,如何讓學生理解「探索」的重要與意義?萌生「探索」的動力與勇氣?而「陪伴家」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能量與智慧進行陪伴?。
以下是衝擊評估與相對應的因應策略:
例如:
(1)學生學習動機的不足:推動教學精進,提升學系教師舊課翻新(含全新開設)能量,持續規劃符合學生對於課程創新與教材教法活潑的期待,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與學習。
(2)教師的時間投入有限:
推動教師授課彈性時數與週數,讓教師有更多元的教學環境進行共伴共學,並規劃提列校內參與教師年度休假點數、教師每週授課基本鐘點數減免之可行性等獎勵措施。
(3)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知識資訊的取得與傳遞並非侷限於課堂的傳授,更多元的數位形式。例如:超文本、社會網路、線上論壇等,已然應運生成。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需要擁有不同於以往的「新素養」,此新素養為資訊識讀的能力,使學生能取得、反思各種訊息形式,並可通過分享、解決並面對新的複雜問題,具備知識創新,使其得以在知識為主的社會生存之能力。
有關數位轉型面向,東吳大學各行政單位設置各項教學資源推廣數學學習。
例如:教學科技組為獎助教師製作數位教材,提供學生進行課前或課後自主學習,達成提升學習成效並推廣數位學習及行動學習模式,訂有「數位教材製作獎助辦法」。除此之外,圖書館引進天下創新學院合作線上閱讀平台,數位科技時代的來臨,推出「第二專長跨域學習計畫」,藉此提供學生跨域學習資源,並列入大一共通課程「自主學習」1 學分。也企劃閱讀獎勵、學習護照系列活動,以八大核心能力(創新力、策略力、領導力、經營力、國際視野、市場力、數位力、管理力)進行獎勵,提高學生學習動機。
未來成果如何評估,尋求校內各行政單位的支持與措施,是「行動研究」的驅動力,也是改變轉型的重要內容。特別是與「生涯發展中心」和「IR 校務資料分析中心」的合作,藉由對大一新生入學前的性向職涯的「前測」,與大一年結束時的「後測」結果,衡量評估本項計畫執行的成果,為人文社會學院所有師生與東吳大學計畫團隊提供一個明確可行的指引方針。
預期關鍵成果與成果評估機制
東吳大學預計以「推動輔導定向」、「師生共伴共學」、「推動教學精進」、「培育三大素養人才、培養六大能力、教育創生」等面向來推動關鍵成果指標與評估:
一、工作坊參與人次(含教師社群、學生社群):參加人次達 80 人次。
二、跨領域共學小組 4 組,每組至少 5 人,達 20 人次。
三、舊課翻新(7 門)。
四、院共同必修課(1 門)。
五、院共同必修課開設班級數:12 班。
六、美國 WPI 全球 IQP 合作教職員生參與總人次:65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