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一年共筆專欄

#大一年共筆專欄

重構教育:XPlorer工作坊觀察與建議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文化資產維護系林崇熙教授/

林崇熙_工作區域 1 複本 11.png

>計畫定位

  1. 教育部計畫不在於經費補助,也不是各大學要求教師或單位年度業績達成的爭取標的,而在於類似將人造衛星打到太空軌道所需的火箭能量,藉此脫離地心引力(此為當前各種框架束縛之意),以到達更高層次的軌道(此為新的大學境界之意)。

  2. 大學/院系所/教師要在此計畫讓學生獲得新的學習/成長體制/機會,同時獲得新的學術/教學發展,成就自身新的角色與成就。

  3. 宜辨明此計畫與高教深耕計畫的關係?

  4. 宜能證成社會人文領域效用

>界定問題

  1. 問題無法在既有情境得到解決

    • 因此,調整既有課程或開設幾門新課程,很難有結構性改變。

    • 問題解決/學校改變乃雙螺旋纏繞/一體兩面。

    • 問題有一直面對/解決不了嗎?還是私下抱怨而已?此皆為結構性問題。

  2. 問題=(1)願景/目標vs.現況的落差;(2)大學組織文化之不協調,即「天人物我」之反轉落後處;(3)大學落後於社會脈動處。

  3. 學生的問題來自升學考招制度/院系所分類/缺乏學習動機/必修課僵化/學習資源與學分認證狹隘/…

  4. 不適應當前院系所體制的三種學生:(1)我不知道我進大學要做什麼;(2)我想要自我創新/跨領域整合(我很清楚我要做什麼,但是既有體制的院系所都無法滿足我的需求);(3)我想讀某系,但進不去。

  5. 學生提出問題固然是需求所在,但是,有可能學生的眼界/格局有限(包括「我不知道要學什麼」,對SDGs無感,認為通識教育不重要等)。

>原則一:文化統合性/社會設計

  1. 問題的解決必需是社會設計/社會創新,且具備文化統合性,因而可能牽動其他面向,而非單點解決。

  2. 問題的解決必需在「天人物我」諸面向齊一提出。

  3. 問題的解決必需齊備OGSM(願景/目標/策略/可檢證成效的行動)。

>原則二:生命發展的多元路徑

  1. 學生多樣性(專業程度高低落差很大/學術型/實作型/跨域型/打工型/打混型/茫然型/創業型),不應被齊一課程框住

  2. 系所多樣性,不應被齊一制度框住

  3. 多元參採學分by多元校內外學習資源(within學分統包制),包括線上課程、校外/校友實習

    • 學生宜從大一到大四都有實習實作機會。

    • 宜經營校友關係,爭取學生的實習機會。

  4. 需要:另類不分系/院系所課程模組化+學生自主建構學習方案+多元學習場域與學分承認+課程地圖+生涯地圖+教師輔導+諮商輔導+自學指引+提供學生多元探索機會/學習動機+提供群落交錯的機會+提供動手做/實習實作的支持系統+學習歷程檔案2.0 for大學生。

    • 學生想要自主學習,去哪裡找到適切的輔導老師/資源/場域?

    • 學校宜檢視給學生成長的支持系統是否足夠。

    • 將打工/課外活動/社團轉化為學習成長的課程/場域/機會。

  5. 以終為始來想,離開校園後,終其一輩子各階段都需要各種學習;那麼,大學要培養學生就不在於「專業知識」,而是「終身學習」的能力/場域/機會。

    • 工程師→團隊leader→單位主管→高階主管→首長,各階段所需皆不同。

    • 人生發展各階段都有機會回大學學習/成長/解決問題嗎?關鍵更在於,大學能提供社會各界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技能與眼界嗎?

  6. 鼓勵學生「創業」,需要各單位業務的全體藍圖──問題在於老師自己沒有創業經驗

>大一年議題

  1. 大學老師都是既有體制的人生勝利組,不知道不適應者的困擾

  2. 「不知道要做什麼」應該在K-12解決,而不是大一年

    • 廢除分數分發,而是透過(高中學力認證+工作經驗+大學獨招如企業)申請甄試來挑選有學習動機的學生

    • 將當前「一二年級學理論,三四年級實習/實作/解任務」改變為「大一就當作是轉換年,以實作/實習/解任務為主軸」

    • 課堂理論與實作實作宜有雙螺旋鏈般的纏繞

    • 愛爾蘭10年級「轉換年」/芬蘭高中畢業後的「緩衝年」

  3. 「如何成為大學生/大學入門」,為何是問題?

    • 人生在各階段需要「轉骨」

    • 如果K-12教育就是各式各樣的探索/研究/開創(而不是背誦/考試),就不會有「如何成為大學生」的問題

    • 善用/重構學習歷程檔案

>重構教育

  1. 藝術大學學生只看「專業」(輕視通識),在於看不到生涯/職涯全貌藍圖,例如應該「懂」藝術經濟/藝術經紀/藝術經營/預算控管/社會關係網絡連結/團隊合作/專業與業主的張力。

    • 環安系學生要懂環保工程會碰到黑道、官商勾結、關說壓力、…等問題

    • 通識教育需要說服學生,為何通識教育對他們的未來職涯有幫助,尤其是「專業通識」課程。

  2. 讓學生有多元彈性的修業路徑,尤其是轉系/學分承認/修業年限

    • 在教育沙盒中,解除各系學生員額限制,以自由市場為度。學生都轉光的系,就關掉。那麼,各系老師就會振作起來思考學生的生涯需求為何。

  3. 教育學院(全師培系所)及藝術大學看起來學生都有清楚的目標,但是,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一路順暢地發展。

    • 例如教育學院大三、大四實習後,就不想當老師了;或終於體認到藝術天分不夠。

    • 此時要提供學生自我轉譯的機會。例如從美術系轉進藝術經紀,或從師培系轉進教育產業。

    • 教育學院→教育產業學院

  4. 陳舊的教學可以休矣

    • 高雄大學「行銷管理」要求學生硬背,不得使用ChatGPT

    • 課程沒有收穫,只會點名

    • 老師趕不上社會前沿,例如數位藝術/數位行銷

    • 會存在陳舊的教學,通常在於必修課。因此,大幅降低必修課才能促使老師與時俱進。

  5. 大學對學生社團/學生會的投入(因而成績低)不友善

    • 此需讓學生跳離既有院系所的框架,不分系是一選項,宜在教育沙盒中為之。

  6. 雙主修/輔系的必修課非常高,達成率甚低

    • 此為上個世紀的思維,可以去除了。

  7. 藝術科系學生做作品所需經費高/設備多

    • 貧窮的大學難以支持學生的創作或練習

  8. 外籍生的問題

    • 東南亞/非洲/中南美洲的外籍生為大宗

    • 適應問題:學校校園生活/台灣社會文化/課業

    • 經濟壓力:校外工讀

>行政問題

  1. 新政策如何不會被抗拒?如何讓老師/職員動起來?

    • 要創造問題感by大數據

  2. 教職員行政負擔重,難有機會自主成長

    • 執行計畫可以抵認授課學分/大學教師負擔要檢討/跳脫1000美金時的貧窮思維

  3. 私立學校招生問題最嚴重

    • 不要將招生限於18歲的高中職畢業生。

  4. 老師自身有沒有跨領域?

  • 教育部體制需要改變

    1. 教育部限制各系師生員額,學生就很難轉系;何來適性適才?

    2. 考試分發進來的學生程度/熱情都不好;但是,考試分發/推甄限制,無法取消考試分發

    3. 缺乏國家資歷架構,讓多元成長的路徑受限;高中職畢業後先去工作的話,將來考學測會很困難(vs.以高中學力檢定+工作經驗為基礎來申請大學)。

    4. 師培系所的課程/大綱都要報教育部(師藝司)核准,這是中央集權控制之意,完全背離《大學法》第一條「大學應受學術自由之保障,並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權。」

    5. 教育部不斷地長出各式各樣計畫案,讓各校行政負擔很重且疲於奔命。

    6. 教育部對學費的管制,讓大部分大學陷於貧窮困境。

    7. 國中會考及大學考招之分科測驗,基本上與上個世紀的聯考無異,扼殺了所有的教育理念,也讓學生上了大學還茫茫然不知所以。

      • 應改為「國家辦理學力檢定+各學科分級檢定+各校獨立招生+申請甄選+學習歷程檔案(包括工作經驗)」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