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一年共筆專欄

#大一年共筆專欄

教學=在半路碰見對方

/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 劉紀雯教授兼院長/

劉紀雯_工作區域 1 複本 8.png

教學計畫=提供師生「半路碰見對方」的情境與制度

 

>挑戰(困難)與機會

大學教育當下最重要的挑戰應是教學領域的主要角色─教師、行政人員、學生,與(有些)學生家長和未來雇主─如何跨世代(跨文化)溝通,彼此瞭解,攜手走向未來教育。

 

行政人員的責任,是提供溝通的動機與所需要的背景資料;讓溝通有可能發生,讓老師們在慨嘆:「現在的學生不一樣了!看手機的時間比聽課時間多很多!」之後,轉而掌握溝通的時機─例如,新生訓練、新生營、導師時間、期中考後、每次教室上課10分鐘。這些時刻不僅在「大一年」重要,大學四年都很重要。

 

其實溝通的機會很多,但是加入溝通的主要角色,要努力「在半路碰見對方」(meet them halfway)。Cambridge Dictionary把“meet sb. halfway”翻譯成「為(某人)讓步」,但我覺得溝通的方式是走出自我對教育的既有概念,瞭解對方,並因此調整教與學的環境、體制、規定和方式。溝通的目的是提出開放的問題:教與學如何對接(我教的你學到了),並且產生點線面的連結,引導學生自信地走向未來,並對社會有所貢獻?


>溝通的關鍵時刻

大一生活中最具挑戰性的關鍵時刻應該是必修科目的期中考或期末考。這並非因為考試一定重要,而是考試可以反映出同學是否「適應」大學生活──必修科目是否有趣、難易適中、是否在學習、工作與社交活動中取得平衡。在這個學習表象背後影響學習的因素有四個面向:1)經濟文化背景、2)學習規劃與未來想像、3)學習能力與4)學習動機。學生的背景好似他們隨身攜帶的資源或包袱;學習規劃好似他們走的道路,有些學生遵循專業系所規劃的路線,也有很多同學往外系與課外活動發展,發展中的未來圖景或明確或模糊。學習背景、規劃與能力與學習動機都習習相關,前三者可驅使他們持續努力、不斷學習,也可造成阻礙、挫折或疏離感。期中考和期末考後,學霸往往感覺「如魚得水」、努力有收穫,但也有同學因興趣不高而成績低落,卻表現蠻不在乎,或者因成績不高而懷疑自己、萌生轉系的念頭。

 

工作坊面對面的溝通,有學生加入討論,帶入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反映出個人的關切點或議題;議題有:
1)經濟文化背景:「如何經濟無虞,得以專心學習」、「如何與本地生溝通、作朋友」
2)學習規劃與未來想像:「如何選系」(或選課)、「跨領域時如何發展專業」、「如何發展第二專長」
3)學習能力:「如何在新的學習環境中快速地掌握學習技能」
4)學習動機:「如何克服外在或內在的學習障礙」(例如:如打工忙碌、語言不通、找不到組員、不喜歡小組活動或不喜歡群體生活等)。

這些問題可以更進一步收斂為三個息息相關的痛點:時間不夠、方向不明和能力或興趣不高。

 

>建議方案:提供多向溝通互動的可能性

如果教學創新的目的是鼓勵師生積極地探索未來,實踐自我,創新的方案則在體制與課程設計上則須提供師生在教與學中得以自我表達、溝通所學、接收彼此訊息,並有效地轉移知識。以下針對上述三大痛點提出的一些可能方案;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實踐,可能因不同學校的不同體制而異。

 

 

 

 

 

 

 

 

工作坊面對面的溝通可以提供具體的故事,但還有更多教與學故事我們無從知道或無法瞭解。所以,我建議主其事者在不違背個資原則的前提下,蒐集並且提供導師各種學生的背景資料(例如,入學管道、期中考成績、入學性向測驗資料等),並且規劃:

─ 教師與導師的溝通管道(而非僅只提供期中預警);

─ 提供學生問問題的管道(問學長姐、問同儕、問老師)。

當然,最重要的是學生有願意及時並主動提出學習以及大學生活的問題,同時提問的對象也願意傾聽──即使老師不知道答案,但是在溝通中學生會感覺到老師的關心。

如此,大家才有可能「在半路碰見彼此」,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攜手前進。

畫面.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