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一年共筆專欄

#大一年共筆專欄

想要孩子吃紅蘿蔔的老媽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教授兼副校長/

我從小就討厭紅蘿蔔,只要任何菜餚裡有紅蘿蔔,必定一絲一絲挑掉。但是我老媽覺得紅蘿蔔富含維生素A(?),顧目啁,想盡辦法叫我吃,於是她把紅蘿蔔切成碎丁,混進炒飯裡,「午餐便當就只有這個喔,你不吃餓死……」——我索性就不吃了,餓一頓又不會死人。(現在已逾半百仍然一樣,可能因此我眼有不治之症,終將失明。)

 

在這次探索者的徵件工作坊中,上百位熱心於大學教育改革的師長身上,我又看到老媽費心切碎紅蘿蔔、炒飯的身影。

 

不可諱言的,我們的大學生有極高的比例自認為「選錯系」(報載高達55%),也就是——不喜歡吃紅蘿蔔的人。這種不想學習(吃),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在大一年會表現出各式各樣的症狀:

 

不想上課(缺曠率高)、上課只顧著滑手機(人在心不在)、抱怨課堂上教的很無趣(學習滿意度低)……才入學就開始計畫轉系/轉學;覺得轉系沒希望,索性重考(反正現在錄取率超過100%);課堂作業上就水過去,寧可去打工培養社會經驗、不想融入現在的同儕社群,覺得被排擠……更糟的狀況,出現心理症狀,在家裡蹲、自傷自戕……

 

工作坊裡師長們針對這個「不想吃紅蘿蔔症候群」提出了各式各樣的可能解方:

設計新課:開發一種富含紅蘿蔔的新菜餚。

舊課翻新:想辦法將紅蘿蔔混進炒飯裡。

教師社群、師資培力:培養老師各種烹飪美味紅蘿蔔的技能。

跨域選修:吃完紅蘿蔔,你就可以吃牛排。

大一專題:來,老師陪你一起吃紅蘿蔔。

新生定向轉銜:老師知道你以前吃飯很不開心,來,現在帶你吃紅蘿蔔……

院系轉型:我們這家餐廳太多紅蘿蔔料理,要不要試著轉型成牛排餐廳?

……

……

如果我們一直「從答案去找問題」(教師本位、院系本位)出發,永遠沒辦法理解問題,更遑論解決問題。大家要不要試著突破框架思考,從那位不愛吃紅蘿蔔的孩子的眼光出發,重新省視我們的大學教育?

 

——以學生為中心

我想,這就是xPlorer探索者計畫最重要的核心精神。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