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目標
政大展開三大策略,追求更完善的自主學習環境:
-
支持學生的探索學習:政大積極培訓探索學習的同儕種子教練,每年透過文、史、哲三系至少10位同儕種子教練的協作,編修實踐自主學習的新生手冊與辦理新生定向與轉銜活動。手冊是一本新生探索旅程,從「人文學的挑戰」與「英雄之旅」的思考,政大希望引領學生深入素養學習,並在文學院深耕並擴大跨領域學分學程的學習效應。
-
強化探索導向學習能量:政大同時著手調整既有課程體系,並搭配人文學的自主實踐學習策略,以兩軌並行方式推動人文學的素養導向學習。
-
形成素養導向學習社群:政大以學習者為中心之「優化課程中心學習系統/建立實踐自主學習系統」兩軌共構模式,將計畫探索結果回饋本院教師,並進行人文學高等教育的反省與創新,以鞏固計畫成果、擴展到全校各院甚至提供其他大學參考。
研究問題
-
「人文學無用論」之思維:人文學(文、史、哲)面對當代後疫情世界,應該如何鋪陳出與時俱進的教育傳承?
-
以文本研究為主的人文學:如何實踐對人類文化知識的學習與對社會現象進行思考與行動的人文學雙重核心任務?
-
素養導向學習主體不明:以學習者為中心發展實踐自主學習系統,能優化調整課程中心學習系統,並帶動文學院教師社群重新構思人文學教育?
-
年輕世代的生活熱情與存在危機:「壯遊」能否取代「職業選擇」,作為年輕世代對自己人生發展的構念?
標竿學校
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焦點計畫Focus Program
焦點計畫是一個跨領域教育(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計畫,目的在讓學生有接觸人文、自然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相關多元學科的機會。計畫重點聚焦於大一學生的多元學習,每年約有 20%至25%新生加入計畫,透過專題討論、同儕合作、住宿學習、實地考察等方式,豐富跨領域與自主學習的體驗,也將生活經驗與課堂學習加以結合。專題研討課程包含展望人權、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科學與人文科學、美國經驗等等。另外,在小於十八人的同儕社群中,學生得以發揮所屬專業領域所長,並藉由團體互動培養批判思考與合作討論等素養,恰好符合我國十二年國教「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精神。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專案導向模組學習計畫 ProMod (project-based, modular learning)
ProMod 係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與鳳凰城聯合高中區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的學習計畫。該區學生家庭多屬低社經地位或有色族群,缺乏團體支持的教學模式往往造成許多新生的適應與學習困難。該計畫讓高中學生可以先修並獲得 13 學分,作為進入 ASU 後抵免之用,期以讓高中學生順利接軌大學、提高負擔能力並縮短完成學位的時間。該計畫非常重視跨領域與團體合作學習,因此常有跨班學習活動。此概念不僅將大學的教學延伸至高中,更有機會促進大學與高中的對話,甚至達到不同層級學校間互利共好的機會。108 課綱帶動大學與高中互動愈趨頻繁的現象,高等教育機構如何善盡社會責任,不論協助中學甚至照顧在地社區民眾,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或許是個很好的學習標竿。
澳洲國立大學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在疫情後澳洲政府大力推廣「微證書(Micro-credentials)」課程,讓民眾在防疫期間行動自由受限狀況下,依然能夠在家學習,澳洲國立大學亦鼓勵開設該類課程,課程形式以短期實體或線上課程方式進行,以21小時為一學分,民眾可自由選修,甚至可將不同課程形成一套模組,打造專屬的學習計畫,並抵免學士班或部分研究所學分。未進入該大學就讀的學生,亦可獲得修業證明作為憑證。這種「另類文憑」的興起,也不斷衝擊高等教育發展。若非正式課程的數位學習、修課證明或證書盛行,大學正式文憑的功能弱化,那麼大學的功能何在?澳洲大學的經驗,或許讓我們可以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目的,並對於課程的設計有另一番省思。
大一新生定向與支持系統
人際支持
-
新生由同儕輔導員(tutor)帶領進行專題式學習,透過討論、學習、嘗試與反思,再由學校引介業師,教導該主題的相關知識與規劃議題實作方案,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
成立素養導向學習院導師制度,形成推動學生自主實踐學習之教師支持團隊。逐步整合院級學生生活與心理輔導業務與素養導向學習陪伴機制,形成學生生命發展支持系統。
感知
自主實踐學習
處境學習
經驗學習
專題導向學習
教
師
社
群
同儕教練
課程優化
行動
學習定向、轉銜
教
師
社
群
入學前:
-
111-1與111-2學期完成六門課程拍攝,完成拍攝的課程影片申請「夏日學院」課程(AP2),或抽出單元作成微課程(AP5),準政大生在通過考核後抵免學分。
-
以磨課師型態拍攝其他微學分課程或系所推廣影片,除增強與高中端的連結外,磨課師課程可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抵免學分的管道。
入學後:
-
政大校內設置素養導向的學生自主學習軌道,有制度、編制人力、實施計畫以及寶貴的經驗;素養導向學習首重學生的自主實踐學習,在以課程為中心的大學教育設計當中,如何讓學生修課的時間空間彈性化,同時培養自主實踐學習的行為模式是兩項關鍵。
-
在課程本位的教學行為與學習環境中,加上素養導向學習者本位學習環境,形成兩個系統的平衡運作與相互支援。
-
以英雄的旅程召喚與啟動年輕世代生命價值的肯定,堅定面對挫折與失敗的勇氣與韌性。透過召喚、啟程、歷險、回歸等階段協助新生自我探索與自主學習。
-
政大學生抵免學分辦法自100 年12月12日於學校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於101年2月9日政教字第1010002760號函發佈後,及至111年12月19日,政大11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教務會議再次修正通過第2、3、4、5、6、7、8、9、10 條條文。本次學分抵免辦法修訂大一新生抵免學分部分,將有助於高中端與大學端的連結,擴大實踐自主學習的效益。
行政資源
政治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自100 年12月12日本校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於101年2月9日政教字第1010002760號函發佈後,及至111年12月19日本校111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教務會議再次修正通過第2、3、4、5、6、7、8、9、10 條條文。本次學分抵免辦法修訂有關大一新生抵免學分部分,將有助於高中端與大學端的連結,擴大實踐自主學習的效益。
行政優化
教師聘任與評量
教學支持與優化
-
教師社群:政大致力於建立素養導向課程教師社群與跨領域學分學程教師社群,教師社群以專業交流合作為主,藉以提升教師教學知能,且為提高計畫參與教師對於教育創新之認同與投入,擬將此類教學計畫納入教師基本績效評量之指標。
-
文學院素養導向教育創新方案:具體成果規劃為Gap Year可能性評估報告 (KR 3-2-1)、文學院「系進院出」可行性評估報告(KR 3-2-2);第二期 XPlorer 計畫工作規劃完成(KR 3-2-3);發佈學院中英文通訊至少 3則, 分享計畫內容及階段性重要成果至國內外主要合作學術單位及專業學會組織至少 20 個(KR 3-2-4);以學院為單位提出文學院素養導向行動研究成果,並辦理一場成果發表暨教學研討會,出席人員至少 20 位校外成員(KR 3-2-5)。
-
以學生的經驗視野為中心,鼓勵學生投入自己人生的壯遊與英雄之旅。壯遊不但符合本計畫以英雄旅程來構念學生的素養導向自主實踐學習,其中的挑戰性與社會人文意涵也符合人文學特徵。此外壯遊的意象更可召喚學生以更廣闊的視野來面對自己的人生。
-
調整既有的課程中心學習系統方向:(1)人文學課程數位化、「數位人文」課群開展與學分抵免議題初探。(2) 政大文學院 AP 課程結構與實施。
-
建構人文學的自主實踐學習系統:人文學門學生自主實踐學習歷程初探。具體目標是學生自主實踐學習路徑獲得,製作自主實踐學習學生手冊(KR 2-3-1)、學生自主實踐學習成果展示與擴散(KR 2-3-2)、以及開設「致用人文學」素養導向學微學分課程(KR 2-3-3)。
-
重新調整課程學習與探索學習雙軌互動。
-
院內跨領域學分學程導覽。
-
將跨領域學分學程加值運用,建構「致用人文學」學分學程,導向「致用人文學」的終極目標。
-
學生學習與評量
行政人力賦能
文學院規劃實施對於學生教育之任務的再設計,種子教師的形成與共識拓展,以及業務執行的常態化可能性探索,對於文學院發展與深化素養導向自主實踐學習教育有關鍵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