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數位島嶼:人文旅運轉化與橋接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科大)整合素養導向和數位人文,強調線上到線下的教學模式,促進院系課程的橫向連結與合作,提升學生的跨領域整合與數位創新能力。

旅行車

計畫目標

  1.  打造融入雲端數位情境於生活與學習的人文管理學院,讓學生具備社會產業升級轉型所需的人文旅運與數位創新能力。

  2. 以素養導向 × 數位人文的跨領域整合課程,培養學生具跨領域整合與的數位人文創新與實踐能力。

  3. 建構線上線下(On-line to Off-line,O2O)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情境,透過數位科技因應與滿足學生跨時與跨域的自主學習需求。

  4. 以專題導向式學習PBL為主軸,融合麻省理工大學MIT構思-設計實施-操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教育架構,以及史丹佛大學D School 跨領域合作思維,培養學生發展跨域思考與問題分析能力,研提解決方案與進行場域實踐之探索型人才。

  5.  開創「數位 × 人文 × 創新與實踐」為終端課程之專題主題,From Capstone Course to Capstone Project,調整並落實人文暨管理學院以整合、創新、數位化與智慧化之發展方向,提高院系課程的橫向連結與合作,創新與整合,與時俱進地因應疫後新常態。

研究問題

  1. Yahoo ECIC 創業教育的遊戲化元素和機制是什麼?

  2. 基於動態能力理論,商學院學生的電子商務能力指標有哪些?

  3. 基於電子商務競賽的遊戲化設計,低績效組和高性能組之間的電子商務能力是否存在差異?

標竿學校

1.     區塊鏈技術之簡介與應用、現階段航運趨勢及未來航運文件之轉變:

2.     「智慧航空系統」課程:

3.     教學方法的創新: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西元2000 年起與瑞典皇家工程學院等四所大學跨國合力研究並推動CDIO 工程教育16架構,CDIO 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與運作operate),推動過程首先重新調整原有課程規劃與教學方式,以有效提升大學教育品質以培育學科知識、專業職能與人際關係兼備的人才。 

大一新生定向與支持系統

人際支持

  1. 為了讓新生能夠順利適應大學生活,澎科大已建立了完整的新生輔導機制,主要由學校和學系兩個層級共同負責,​

    • 在學校層面,設立專責新生輔導中心,提供全方位的輔導服務;

    • 在學系層面,每系均設有專門導師,負責協助新生適應學習和生活環境,並解決學業和生活上的問題。

  2. 人際互動輔導課程:大多數新生來自本島,因此提供在地特色的課程、社交技巧、溝通技巧、心理輔導等課程,協助學生適應新環境並建立社交網絡和人際關係。

  3. 鼓勵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通過設立學習小組(同儕)、線上討論區等形式,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學習定向、轉銜

入學前、含暑假期間

  1. 每一學系為新生舉辦入學前的課程介紹和導師見面會等活動,讓新生提早了解學系和導師,並能夠快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安排導師對新生進行個別輔導,協助學生了解澎湖的環境與大學生活、課程及就業等相關資訊,並考慮當前和未來的就業市場和趨勢,以便讓學生了解學習技能如何在未來就業市場中得到應用。

  2. 開展暑期預修課程(與科系相關課程):在新學期開始之前,舉辦暑期預修課程,讓學生提前熟悉大學課程內容,降低學習難度。課程設計並強調素養教育,包括人文素養、公民素養、數位素養等,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入學後

  1. 在新生入學時,學校舉辦課程講解會,為學生說明大學課程的藍圖,使他們能提前做好學習規劃、進而有所方向。

  2. 為大一新生提供基礎課程,採用小班制教學,並提供適性個別化輔導。透過量身訂做的學習計畫和輔導方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和滿意度。

  3. 「新生體驗工作坊」幫助新生快速適應大學生活的新環境和角色。透過體驗式學習、小組互動和專家講解,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提升各項能力,並增進對學校和科系的認識,從而更進一步投入學習和社交。

  4. 「探索教育工作坊」重點協助學生自我探索,了解個人優勢和潛力。除學科學習外,還包括實踐性和體驗性學習,如實習、社區服務等,以培養實踐能力和創造力,並融入跨領域學習和跨文化體驗,旨在拓展視野和開放思維,協助學生發掘興趣和未來方向。

  5. 學校設立跨學科課程,幫助學生建立綜合性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對多元學科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培育具備整合思考的人才。

  6. 為了讓學生順利轉銜至轉銜階段,學校舉辦職涯規劃講座。這些講座提供了學生職涯規劃所需的知識、技能和資源,協助她們洞察自身的興趣、能力和價值觀,並探索職業選擇的可能性。此外,學校也推行職場導師制度,邀請業界專業人士、以及有經驗的教師或高年級學生擔任新生的導師,此配置不僅有助於新生適應大學生活和學習,更是一個連結學術和實務的橋樑,為學生的未來鋪路。

學習創新

澎科大以學院整體發展為出發點,透過智慧化、數位化、創新與整合為定位,重塑學院的未來。透過各系規劃的素養課程與院系跨領域整合,來培養學生的素養能力,提升學生的職場競爭力,並符合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各系的素養課程規劃,也依循學院素養導向教學與跨領域課程規劃,進一步加強學生在專業領域的素養與跨領域整合能力。 

行政優化

教師聘任與評量

若執行本計畫之專案或專任教師執行計畫期間表現良好且有具體成果,將得以在出缺時優先考量轉任專任教師,專任教師得將計畫執行成果列入教學、研究、服務的評分中,有助專任教師申請教學實踐研究升等。

教學支持與優化

  1. 形成跨領域教學創新教師社群:為達到學院內形成跨領域教學創新的目標,澎科大已累計辦理21場次活動,如校內跨系教學觀摩(觀課、大學與高中雙邊或多邊共同合作發展課程)、發佈學院中英文通訊,以及辦理計畫成果發表暨教學研討會,除了創新教學的實踐,更促使科技應用能力的提升和喜所本位主義的突破。

  2. 導入ePBL數位化教室:透過創建ePBL數位化問題導向學習教室,提供互動式教學的場域,這些教室具備白板書寫和標記功能,讓教師與學生能夠更快速有效地進行小組討論和多人同時參與的討論。

  3. 激勵專案教師的計畫:澎科大獎勵「專案教師」參與計畫執行,並將其績效表現作為「專任教師」聘用的重要評分項目,以鼓勵他們更深入地參與計畫的執行。其餘專任教師參與計畫之執行亦依據教師評鑑辦法計算其教學、服務、與研究的相關績效評分。

  4. 教學方法的逐步革新:學校不僅強調以案例為基礎的專題討論,還探索問題導向的學習方案和小組議題討論,以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深入討論。

  5. 其他:強調學習者主動學習、教師擔任引導者是澎科大教育理念的核心。透過選擇較有經驗的高年級學生作為助教,培養教學種子,並作為線上議題討論的引導幫手和實作時的問題排除人員。

學生學習與評量

  1. 運用科技與數位工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索導向能力、促進跨領域學習、強化溝通協作能力,並加強反思與批判思考能力。

  2. 跨領域結合的策略:建立跨系學程、鼓勵並促進跨領域專題研究,並實施跨系實習及跨系的專業交流活動。

行動研究

Coming soon...

bottom of page